先进性教育要唱响“民”歌

来源:  投稿人:佚名   浏览次数:

  在农牧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农村党员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新世纪新阶段确保农牧区党组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的一项基础工程,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各项能力和素质,州委要求全州农牧区党员和党组织要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激发广大基层党员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动力和自觉性,切实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见到实效。
  按照州“先教”领导小组开展农牧区“先教”活动的总体要求,农牧区党员和党组织要切实解决好“战斗力不强、凝聚力不够、发展党员滞后、管理不严、发展思路不明晰、党员不像党员、发展能力差”等六大问题。通过这次教育活动,使党员和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党在农牧区的影响力明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创造力、战斗力有进一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此,农牧区党员和党组织要唱响“时时以民为先,处处以民为重”的主旋律。事为民办,搭建“便民桥”;权为民用,构筑“益民路”;利为民谋,唱响“富民曲”。要使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就是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的要求贯穿于活动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工作环节,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取得实效”体现的是实践标准,“群众满意”体现的是群众标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辉映。教育活动只有取得实效,群众才会满意;只有群众满意,才算真正取得实效。确保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是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一个重要举措的必然要求,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只要牢牢把握住“取得实效”和“群众满意”,就抓住了搞好教育活动的关键。各县各部门要通过扶贫开发这一党的德政工程,采取多种形式扶贫帮困、送温暖、献爱心、办好事、办实事,要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扶贫对口帮扶的制度,广泛持久地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同时,把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落到实处,使人们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样是广大群众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所在。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既重视解决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又重视解决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这样,才能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确保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就要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过程与结果是辩证统一关系,过程孕育结果,结果源于过程。重视过程,就是要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牢牢把握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坚持走群众路线开门搞教育,坚持用教育活动统揽农牧业生产,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教育活动成效的具体标准。既不因开展教育活动而耽误农牧业生产、农牧民增收,又不能因发展生产而把教育活动简单化,切实做到“两结合、两不误、两促进”。防止和克服搞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使广大群众从教育活动顺利推进的实践中看到希望,感到满意。重视结果,就是要通过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的素质明显增强,在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顺心;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真正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主心骨,让群众贴心;广大党员带着深厚的群众感情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让群众称心;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措施,各项工作都有新起色、新局面,让群众满意。
  总之,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把思想统一到省、州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深入扎实地开展好教育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只要我们紧紧围绕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利益问题,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教育活动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