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  投稿人:佚名   浏览次数:

同志们:
      财税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市委、市政府对财税工作十分关心、重视,今天的会议,是对财税工作进行的一次集中总结部署。会上,陈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回顾总结了2005年和“十五”财税工作情况,明确了“十一五”时期财税工作思路和2006年财税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希望各镇、各部门认真贯彻,抓好落实。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审计局的负责同志就如何做好2006年财税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会议结束前,我再补充四点意见。
      一、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经济、财税良性互动
      新时期的财税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财税发展的关系,努力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财政实力,把财政实力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动力,实现经济、财政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一要认请形势,强化责任。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运行质态持续提高,财税收入稳步增长。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概括为三句话。一是纵比发展较快。纵观“十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市实现GDP 200亿元,财政总收入18.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7.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扬州第一,增幅高于扬州市平均水平;“十五”时期,全市GDP年均增长15.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可以说,整个“十五”时期是文秘吧网经济发展质态最好、财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二是横比压力加大。主要是争先进位的加力在加大。从财政收入的指标看,文秘吧网过去在苏中一直处于前列,仅次于通州、海门等地,但在2005年,泰兴、靖江已赶超我们,仪征、姜堰等地的发展势头也是咄咄逼人,我们在苏中的位次有后移的趋势。三是远看潜力增大。展望“十一五”发展,我们有机遇,有优势,有压力,有后劲。就财税工作而言,当前有“三个增长”的有利条件:财政收入增幅超过GDP的增幅;税收收入增幅超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地税收入增幅超过国税收入增幅。同时还有“三个不高”需要重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高;工业经济税收占利税的比重不高;全市人均财力不高。通过形势分析,我们要正视不足,找准比较优势,明确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要明确目标,增强信心。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发展要确保扬州第一,力争苏中领先,挤进全省十强。为实现这一目标,“十一五”时期,全市GDP年均增长要达15%以上,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销、技改投入、双资利用年均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00元以上。按照发展规划,到200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十一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0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入达到600亿元以上;到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美元。这个目标应该说是留有余地的,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们相信,通过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提升经济运行质态,“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达到新水平,财税收入也将迈上新台阶。
      三要发挥优势,增加税源。财税增长,必须依赖于经济的增长。各镇、各部门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挖掘经济增长点。要注意发挥地区特色、区位优势、产业特点,加快发展经济,不断培植壮大税源。要进一步强化税源经济意识。各镇、各部门单位都要围绕税源经济做文章,只要有利于财税增长的项目,就要加大扶持力度;对地方财税贡献度大的项目,就要优先引进、重点扶持,从而不断构筑基础税源,壮大骨干税源,培植新兴税源,通过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
      二、坚持优化结构,逐步完善收入体系
      近年来,我市财税虽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地方财力增长的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财政保障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快财税增收步伐,优化财税收入结构,是当前财税部门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要以争先进位为动力,确保目标任务完成。财税工作有三个目标,一是人代会通过的必保目标,二是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三是适应争先进位需要的奋斗目标。2006年,全市财政收入要力争达到23亿元左右,国税收入要突破10个亿,地税收入要突破5个亿。对工作目标,要必保完成;对争取目标,要奋力冲刺。财税部门的同志们树立争先进位意识,逐级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征管,能超则超,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为全市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作出新贡献。
      二要优化税收结构,壮大可用财力。衡量财税工作,不仅要看收入总量的扩张,更要看收入结构的优化。财税部门,特别是国、地税各级干部职工,在执行税收政策过程当中,要不断地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采取新办法,坚持原则性,突出灵活性,在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合理增加地方收入。要做到“四个并重,四个提高”。一是坚持中央税收与地方税收并重,逐步提高地方税收比重。要在实现中央税收稳定、持续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地方收入和上划收入的结构,强化对地方贡献作用大的营业税等税种的征收,着力加快地方税收的增长速度,提高地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尽可能增加地方财力。二是坚持大税种与小税种并重,逐步提高小税种的比重。在保证大税种足额征收的同时,规范征收管理,挖掘增收潜力,逐步提高小税种的比重,增加对地方财力的贡献份额。三是坚持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并重,逐步提高非税收入的比重。一方面,要改进和加强税收征管,坚持实事求是,不收过头税。另一方面,要坚持相关政策不动摇,完善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办法,畅通政府综合基金征收渠道,严格预算外收入调控比例,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四是坚持市级财税收入与镇级财税收入并重,保持市镇财税收入的适当比重。财政与税务部门要对照政策,严格把关,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合理界定市与镇之间的税源分配,促进市镇协调发展。
      三、坚持改革创新,提高财税管理能力
      2006年财税工作面临着市镇财政体制调整、预算管理逐步深化等项改革任务,必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狠抓推进。
      一要推进分配方式创新。市与镇财政体制的调整,涉及到市镇两级政府的财权划分,是一个纵向分配关系。推行综合预算,改进非税收入管理,涉及到一级政府财力在部门之间的利益调整。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把效益放在优先位置,发挥效益的引导和杠杆作用,促进各镇、各部门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调动各级、各部门征收积极性。同时,注重公平性,完善市对镇财政转移支付办法,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和重点项目转移支付相结合的办法,调节地区利益差距。要积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镇村两级正常运转,保障政府职能的充分履行。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还很突出的情况下,财政支出要突出向社会保障、向三农、向社会事业倾斜。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对各项开支精打细算,控制一切不必要的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率。
      二要推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方式决定了管理的效果。2006年,财政部门将重点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对各项涉农补贴实行“一折通”发放,税务部门探索所得税分类管理和纳税人户籍资料一户式管理,财税事务受理实行一站式服务,这些财税管理方式的改进,既体现了公开公正的原则,也体现了依法理财聚财的要求。此外,随着我市政府投资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全市政府性投资重大项目探索建立规范性管理办法,从项目立项审批、预算变更、合同招标、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希望财税部门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管理方式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各相关部门要支持改革、服从改革、参与改革,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实行效能监察,确保政令畅通,改革顺利实施。
      三要推进管理手段创新。充分依托现代化手段,大力推行网络化管理,加强财税管理各个环节的畅通联系。要借助现代技术,大力推行财税库横向联网,财税部门与管理对象联网等多种措施,构建财税管理的信息高速通道,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加强财税监管,服务基层部门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分析决策资料。
      四、坚持齐抓共管,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2006年全市财税工作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已经明确。全市上下要团结一心,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强化四个意识。
      一是领导干部要牢固确立财税意识。各镇、各部门负责同志要充分认识财税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财税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深入学习财税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提高对财税工作的认识程度、理解程度和对财税运行规律的适应程度。各级领导要深入财税工作一线,掌握财税情况,落实工作措施,做到亲自部署、亲自检查,帮助财税部门及时解决具体问题。要深入研究宏观财税政策变化,及时把握收支动态,善于用活财税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二是各镇、各部门要坚持树立协作意识。财税工作事关全局,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镇、各部门和单位都要从大局出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做好工作。要帮助财税部门协调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理解、支持财税部门的工作,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财税增长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招商引资、落实优惠政策与加强财税监管的关系,互相理解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监督意识。财税部门要确立依法行政意识,依法办事,按章征管;主动接受监督,规范自己行为。各镇、各部门也要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以积极的姿态,配合审计部门搞好审计工作。领导干部要坚持执行各项法律法规,规范支出程序,严明财经纪律,重大支出项目要集体研究,确保支出行为既高效又合法。
      四是财税队伍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广大财税工作者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能力。要针对当前财税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研,尽快找准症结,研究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要善于创新思维,勇于突破。要继续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加强与企业、部门的沟通联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规范管理、优化服务中提升形象、赢得支持。税收征管过程中,既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征管,也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与引导,特别是对外商投资企业、重点骨干企业、税源大户,要改进监管手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同志们,今年的财税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重大。希望各镇、各部门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财税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