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马蓓报道)“开展劳动者就业关爱帮扶行动”是今年自治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今年以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部门以打造农民工安“薪”无忧品牌工程为抓手,构建数字化治欠体系,提升监管效能,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眼下正值用工高峰期,在新疆大学碳基能源资源实验楼项目施工现场,200多名工人正加紧施工。“新进场人员需录入劳动合同、身份证、工资卡等信息,项目开工至今按月发薪,实现零投诉。”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四建项目管理部业务经理(劳务管理)罗天雨说。
该项目务工人员蔡东祥对此深有体会:“公司给我注册了‘新薪通’,考勤和工资都通过平台上传发放,明细一目了然,4个月来工资月月准时到账,很安心。”
蔡东祥提到的“新薪通”,正是我区持续优化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今年以来,自治区人社厅积极对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平台数据归集与应用能力。同时,完成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底数摸排,将政府、国企所有项目及300万元以上社会投资项目全部纳入平台,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管,规范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区累计将7620个工程建设项目、101万农民工纳入平台实时动态监管,通过专用账户监管发放工资129.8亿元,在建项目制度综合落实率达91.2%。
我区还持续推广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电子保险保函平台,银行保函、保证保险等替代现金缴存的比例已达80.21%,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强化保证金制度兜底作用。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监察处二级主任科员邹彤彤介绍,我区将持续深化欠薪治理制度体系,针对政府、国企项目出台系列机制,强化源头管控,提升工资支付保障能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在疆农民工安“薪”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