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校园有了更多“光盘侠”

来源:红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 王畅彤)如今,“光盘行动”已逐渐成为乌鲁木齐市民自觉遵守的习惯。在校园里,“吃多少打多少、不够再打”的观念也深入人心。

  各学校通过评选“光盘之星”“光盘监督员”等方式,以及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教育学生文明就餐,爱惜粮食,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高校践行“光盘行动”
  3月6日中午,新疆大学大四学生耿雪去食堂打饭。食堂内随处可见“践行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等标语,提倡节约粮食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
  一元钱的米饭搭配西红柿炒鸡蛋、鱼香肉丝、土豆丝,再来一杯豆浆,耿雪花了8.5元就吃了一顿丰盛午餐,且一点也没剩,成功光盘。
  午饭时间,记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餐后的餐盘都比较干净。在餐盘收集处,倾倒的大多是菜汤、骨头之类的残渣,几乎看不到扔掉的主食。
  “这些年食堂菜品一直在改良,品种多了,味道也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光盘’。”耿雪说,与此同时,几乎每个季度学生社团都会联合食堂举办“光盘”宣传活动,而每年的形式也都有创新之处。除了发宣传页,还鼓励同学们和“光盘”拍照参与抽奖活动。
  “我认为‘光盘行动’不是一个口号,更不能流于形式。要从自己做起,让节约粮食真正成为一种习惯。”新疆大学学生任书宜说。
  中小学引导文明用餐
  自“光盘行动”开展以来,首府各中小学通过张贴光盘标识、主题演讲、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促进“光盘”行动的落实。
  3月7日,在市第九中学,高二(1)班学生张仕泽在食堂内监督同学就餐,当周是他所在的班级担任值周工作,而他的岗位就是在食堂内对浪费粮食的同学进行劝阻。张仕泽说,珍惜粮食是传统美德,这不只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理念。
  该校德育处主任李孟婷说,“光盘行动”需要老师、食堂、学生以及家长全方位地互动起来。学校加强正面引导,通过日常班会、餐厅文化氛围营造等方式,让学生感知粒米当思,来之不易,明白“光盘”行为不仅是对家人和食堂工人师傅劳动的尊重,更是自身素养的良好展现。食堂工作人员在分餐时,考虑男女生饭量实际,有别配餐。用餐时,学生感到饭菜不够时,可再去窗口加饭,确保学生吃饱。此外还设立了“光盘”行动监督员,加强学生就餐监督管理,引导学生文明用餐。
        除了食堂内监督,“光盘行动”也成为了首府中小学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当日在市第79小学西校区五年级(3)班美术课上,同学们以“光盘行动”进行了主题创作,绘制了自己心中的“光盘行动”。
  该校德育处干事李馨雨说,每天就餐时间,学校都会由食堂工作人员、各班班主任组成监督小组,对各班的文明就餐情况进行监督并打分,督促学生人人光盘。
  人人争当“光盘之星”
  “贾老师,我今天没剩饭!”3月5日中午,在乌市强达小博士第二幼儿园,吃完饭的小朋友向老师展示自己的餐盘。
  “现在每顿饭后,‘光盘’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家长对孩子们在家的‘光盘’表现也非常满意!”老师贾芳说,从2013年开始,幼儿园就与家长联手倡导“光盘行动”,幼儿园老师平时以小红花、小奖状作为嘉奖,鼓励孩子不剩饭剩菜,定期还会评选一次“光盘之星”,每学期还会举办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亲子会、志愿服务活动,让孩子穿上厨师、农作的服装走进厨房与田地进行职业体验,孩子们逐渐养成了“光盘”的好习惯。
  在市第二十八幼儿园,老师在每次开饭前,都会用节约粮食的故事和儿歌加以引导,教会孩子们珍惜食物,尊重劳动。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在游戏中教会孩子节约粮食,用看视频、唱儿歌、听故事等方式向孩子们介绍粮食对人类的重要性,让幼儿明白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结晶。
  “学龄前儿童学习、模仿能力非常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老师和家长,因此父母和亲友也应该给他们做好榜样。”市第二十八幼儿园园长曹江颖说,节约的行为逐渐养成习惯后,孩子在外出吃饭时还会主动提醒父母点菜时别点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