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小事”也办“大事”送关爱还助致富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高虹 冯晓光 张丽摄报道)1月22日,记者在温宿县托乎拉乡玉斯屯克库尔巴格村采访,碰见该村村民吐尼牙孜·库都然克邀请驻村工作队全体队员去他家做客。问起缘由,吐尼牙孜情真意切地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一年来,工作队的亲人们给大家办了很多好事,请他们吃一顿饭,表达一下感恩之情,是我们村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

    “前几天上级来考核工作队,乡亲们听说后,一下子送来了26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工作队在他们心中威望很高,乡亲们信赖和爱戴每一位驻村干部。”一旁的村支书艾热提·玉山接着说。“真心实意送真情,惠农惠民暖民心”,是村民给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驻村工作队送的锦旗上金灿灿的字,这也是对工作队辛勤工作的高度评价。

    一年来,工作队办的两件“小事”和两件“大事”让村民们受益匪浅。

    两件“小事”体现大关爱

    玉斯屯克库尔巴格村有4个村民小组,共有296户、1168人,虽然2015年人均收入达到近2万元,但依然有不少贫困户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很多人一年到头舍不得买一件新衣裳。就像在村委会大门口摆烧烤摊的玉尔古丽,虽然每天都有收入,但因为家里人口多、负担重,她常年穿着几年前的旧衣服,记者采访时,她身上却穿着一件崭新的黑色羽绒服,她开心地说:“是工作队送的!”

    记者在村委会门口看到,正在值班的吐拉洪·依明等3位村民也穿着崭新的军绿色皮大衣,三人不约而同地朝院里工作队驻地一指:“工作队给的!”

    工作队队长毕志强说,工作队驻村后,从乡亲们的衣食住行入手,力所能及地为贫困户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工作队发现,包括贫困户在内的部分村民舍不得购置服装,他们衣着破旧,不修边幅,于是,让乡亲们“穿新衣、戴新帽”成为工作队的一项任务。

    恰巧,工作队队员加米拉·阿布拉是自治区“爱心妈妈”慈善组织的成员,在她的积极协调下,由自治区红十字会、共青团组织和全国爱心人士捐赠的各类衣物源源不断地运到村里。村委会腾出一间屋子,每到一批衣物就整理上架,并在门口挂出“爱心捐助小屋”的牌子。夏天,村民们在这里挑选T恤、衬衫,秋季,一件件时尚外套令人心仪,入冬,温暖厚实的羽绒服和大衣“供不应求”。据统计,“爱心捐助小屋”自去年5月“开张”以来,先后给贫困户和其他村民免费发放衣物万余件,全村村民平均每人分得5件,值得一提的是,这万余件衣物全是新的。

    记者看到,紧邻“爱心捐助小屋”,还有一间“爱心妈妈理发屋”,而其创办者也是加米拉·阿布拉。加米拉·阿布拉在入户走访中发现,由于村里没有理发店,部分贫困户常常为到哪里理发而烦恼,尤其是一些残疾村民因行动不便,无法去乡里或县城理发。于是,加米拉·阿布拉向毕志强建议,在村委会大院里开一间“爱心妈妈理发屋”,由曾学过美容美发的她担任理发师,亲自为村民们免费服务。

    加米拉·阿布拉的提议得到工作队和村委会的支持,很快,“爱心妈妈理发屋”开业了,村民们有了免费理发的好去处。“爱心妈妈理发屋”开业8个多月以来,有100多位村民在加米拉·阿布拉的巧手下“找回”了英俊、美丽的自己。

    40多岁的残疾人艾克拜尔·祖布冬已经数月没有理发了,平时一头乱发加上满脸胡须,看起来像60多岁。“爱心妈妈理发屋”开业后,他被加米拉·阿布拉接到“爱心妈妈理发屋”。一个小时后,当他拄着拐杖走出来时,胡子没了,头发短了,满面红光,精神抖擞,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在乡亲们的赞美声中,他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我们眼里的小事,在群众心中是天大的事。所以,我们不以事小而不为,我们希望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为村民送上党和政府的关爱。”毕志强说。

    两件“大事”铺就致富路

    在村里采访时,记者与阿克苏特别特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王校长一行不期而遇。毕志强说,王校长此行是专门来收购阿斯亚木民族手工绣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刺绣产品的。虽然当初约定合作社所有产品由培训学校包销,但现在合作社生产的绣品供不应求,王校长如果稍晚来一步,就会被别人买走。

    工作队驻村后,发现很多妇女在农闲时节无所事事,整天围着老公孩子转,虽然她们也有就业创收的意愿,但因为要操持家务,加上没有一技之长,所以没有什么收入。

    正当工作队为如何帮助妇女增收致富而寻计问策时,村里的刺绣巧手阿斯亚木·托乎提找上门来,提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要求。她的想法与工作队的计划不谋而合,毕志强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几天后,受工作队的邀请,阿克苏特别特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老师来到村里开班,首期刺绣培训班吸引了村里近60名妇女学习刺绣技能。培训学校王校长承诺,不但确保所有参训妇女学会刺绣技术,而且还包销合作社的产品。与此同时,工作队支持阿斯亚木·托乎提成立了阿斯亚木民族手工绣品农民专业合作社。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52名妇女结业成为阿斯亚木民族手工绣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平时,她们有的去合作社上班,有的在家里加工绣品,每个人的月收入超过1000元,不但为家庭增加了收入,而且实现了自身价值。她们的人生就像随针飞舞的彩线,在原本单调的平面上绣出绚丽的花朵。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的妇女们挣钱了,而男人们也没闲着,在工作队的精心谋划下,玉斯屯克库尔巴格村兴隆农民核桃专业合作社宣告成立,让家家户户的腰包更鼓了。

    玉斯屯克库尔巴格村的核桃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虽然这几年核桃市场售价相对坚挺,但由于种植户各自为政,中间商刻意压价,大部分利润都被“核桃老板”赚走。

    想赚钱,抱成团,只有成立核桃专业合作社,才能保障乡亲们的收益最大化。去年7月,当树枝上的核桃还没进入成熟期,工作队就开始着手组建核桃专业合作社了。

    毕志强找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李兴安,希望由他挑头,没想到李兴安早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工作队帮助起草合作社章程,物色理事会成员,并动员村民入社。同时,专门安排一名驻村干部负责办理合作社注册相关手续。

    合作社成立后,核桃进入采摘期。工作队和合作社挨家挨户做工作,让村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集中出售核桃,防止收购商压价,力争不让村民吃亏。

    第一个“核桃老板”出价低,走了。第二个老板也摇摇头,走了。第三个老板是李兴安找来的,毕志强亲自出面,代表乡亲们与他讨价还价。也许是工作队一心一意为村民谋福利的认真劲打动了这位来自山西的老板,村里的520吨青皮核桃和72吨无皮核桃被他收购一空,每公斤价格比前两位老板的出价高出三角五分钱,乡亲们由此多赚了近20万元。

    “这一年来,村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乡亲们非常珍惜目前和谐稳定的幸福生活,每当看到他们满脸的笑容和对党无限感恩的真情流露时,我们就觉得心里特满足。”毕志强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