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市)联动 “粮芯”升级 河南构筑小麦储备“中枢神经”

来源:大河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 李若凡
  3月13日,由河南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以“共筑粮安新格局服务统一大市场”为主题的新时代粮食安全协同发展会议在郑州举行。现场,河南、重庆、四川、黑龙江、湖北、贵州、浙江、云南等8家省级储备粮集团签订战略协议,标志着我国粮食主产省与消费省首次构建起常态化协作机制。
  根据协议,8家省级储备粮管理企业将强化储备粮购销协作,推动产销区粮食流通机制完善,有效发挥各自粮源、仓容和供需互补优势,打造覆盖半径500公里的全国小麦应急保障圈。这一举措,为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3小时覆盖全省 5小时抵达周边
  “到2025年年底,河南储备粮集团总仓容将突破300万吨。”省储备粮集团董事长王玉田在会上披露的目标,折射出中原粮仓的雄心。依托“‘米’字形高铁+六大国家物流枢纽”的独特区位,河南已在武汉、长沙、合肥等城市布局12个区域分仓,形成“1小时应急响应、3小时覆盖全省、5小时抵达周边省份”的立体储运网络。
  这种“仓储前置”模式正在重塑粮食流通格局——通过提前在消费区布局仓储节点,河南粮食调拨时效可显著提升。以销往华南的优质小麦为例,过去需要铁路转运加公路接驳的“组合拳”,现在通过“高铁+专用线路”直通车模式,运输效率可实现质的飞跃,降低物流成本。
  双订单模式撬动千亿产业链
  “我们创新推出的‘购储销’双订单模式,已带动全省300余家合作社与30余家龙头企业达成合作。”王玉田介绍的产业链协同机制,正在重塑中原小麦产业格局。
  该模式通过下游食品企业订单反哺上游种植,推动郑麦366等优质品种种植面积扩大至1200万亩,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15%。2024年河南优质小麦收购价较普通品种高8%—12%,加工企业利润率提升5个百分点。
  1000亿斤收购托底“种粮卖得出”
  “2024年全省粮食收购超过1000亿斤,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省粮食和储备局副局长徐富勇亮出的数据,背后是政策创新与市场机制的深度融合。通过“政策性收购+市场化收购”双轮驱动,4158家应急保障企业开展市场化收储。绿色储粮技术覆盖率已达75%,近200万吨绿色仓容的投入使用,使粮食损耗率从2.5%降至1.2%,相当于每年减少粮食浪费2.4亿斤。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粮油监测处处长李圣军指出:“河南实践证明,主产区要实现从‘产量大省’到‘储运强省’的转型,关键在于构建‘仓储—加工—流通’的价值闭环。”数据显示,河南粮食产业年产值突破3500亿元,培育出思念、三全等5家全国龙头企业,粮食加工转化率超过80%。
  三大工程重塑粮食安全格局
  根据协作机制,未来3年将重点推进三大工程:一是储备购销工程,通过轮换补库和代储代购,实现产销区优势互补;二是交易创新工程,打造“数字粮仓”平台,推动期货现货市场互联互通;三是应急保供工程,融入国家135应急保障圈,用好产业链企业资源,打造跨区域应急保供体系。
  随着协议的落地,8家省级储备粮管理企业将建立粮食供需信息共享平台,定期开展储备轮换协作。河南正在用实打实的创新,把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变成“增值器”。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