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智慧健康小屋亮相黄浦 健康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居民在家门口即可管理健康

来源:东方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原标题: 10家智慧健康小屋亮相黄浦
  12月3日,10家智慧健康小屋在黄浦区10个街道全面亮相,覆盖辖区内居民区、商务楼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市民居住、工作场所。至此,黄浦区老百姓健康管理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记者了解到,作为2019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今年上海已经有85家这样的智慧健康小屋通过验收,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80家目标。其中,黄浦和杨浦两个区已经率先实现了全区覆盖。
  从此居民只需带上身份证,就能在家门口把健康更好地“管”起来了!
  家门口就有的“健康处方”
  走在大林路上,远远就能看到新露面的蓝色智慧健康小屋。
  不少住在附近的居民们选择前来一探究竟。记者发现,这个市中心的智慧健康小屋面积不大,但五脏俱全。在“一体机”上,65岁的王阿婆刷一下身份证或医保卡,就能量血压。
  这个机器还能获取涵盖身高、体重、脂肪、血压、体温、血氧、腰臀比、血糖、胆固醇、尿酸、心电图10项体征指标的检查报告,每一项检测都有详细的解读并在最后附上相应的健康建议。检查报告可直接通过“健康云”实时共享至居民健康档案。记者观察到,王阿婆在使用新机器时,还有志愿在一旁耐心引导。
  另一侧,肺活量、握力、单脚站立等体质监测项目吸引了一些中青年人前来体验。
  记者看到,老西门街道智慧健康小屋还有一块牌子:“医生接待时间:每周三13:30-16:30。”原来这个时间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也会来到智慧健康小屋,与市民面对面接受健康咨询。
  老西门街道智慧健康小屋与街道党群服务站、志愿者工作站比邻而建,今后将更广泛地扩充增能志愿者队伍,并开设健康管理服务专场,集凝聚、奉献、反哺三大功能为一体,提升整体服务能级。
  目前,老西门街道牵手黄浦区志愿者协会,在智慧健康小屋设立了“志愿者港湾”服务站点。该站点将打造成广大志愿者的健康管理站及健康加油站,让每位志愿者在奉献自己、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社会认可度和礼遇度,帮助志愿者在健康自检过程中尽早发现问题,实现线上跟踪管理、线下干预治疗的全方位健康管理闭环。
  健康档案手机随时可查
  除了老西门街道,打浦桥街道、南京东路街道等智慧健康小屋也纷纷亮相,引来市民体验。70多岁的陈老伯坦言,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明检查项目没有多少,但是预约、排队、挂号等待花的时间太多,不知不觉一上午就过去了。没想到,在智慧健康小屋一站式解决问题,还签约了家庭医生。从此陈老伯预约挂号可以通过手机轻轻松松预约,健康档案也可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查看,再也不用翻看纸质报告了。
  65岁的童阿姨一清早就把老姐妹们领到南京东路街道智慧健康小屋,向她们介绍起来“这里可以测试人的反应能力,快来测一测,看看谁的身体好!”在经过肺活量、握力、反应时间、闭眼单脚站立等检测项目后,老人们很快拿到了一份详细的体质测试报告。“看我的反应快,0.65秒!”“我的握力大,有21.6公斤!”“报告提示我每周要锻炼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老人们拿着检测结果认真阅读着数据并热烈讨论着。
  原来,智慧健康小屋不仅能够检测健康体征指标,还能提供肺活量、握力、纵跳、反应时间等13项体质测试,针对不同年龄层出具详细报告,对每项运动都与人群正常值进行了对比,报告底端还附上了来自体育专家的建议。
  南京东路街道智慧健康小屋工作人员许护士告诉记者,短短一上午,已有11位老人进行了体质测试,更有许多老人在这里测量血压,血糖,在家庭医生指导下调整高血压和糖尿病用药。智慧健康小屋让老人们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健康、运动和生活方式,将“互联网+智慧健康”带入到社区老人中间。
  黄浦、杨浦实现全区覆盖
  黄浦区卫健委负责人透露,10家智慧健康小屋自此为居民们打开为居民提供集健康自检、自我健康管理以及获得健康指导与针对性干预的一站式服务大门。目前,黄浦区10个街道的“智慧健康小屋”均已全面建成,实现了区域全覆盖。
  作为今年市政府的实事项目,按照计划今年年内上海建设80家智慧健康小屋。目前,已经有85家智慧健康小屋通过验收,黄浦、杨浦全区覆盖。到2021年基本实现每个街镇至少有一家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逐步从居住社区延伸至学校、企事业单位、楼宇等功能社区,并通过智慧健康设备延伸至居民家中。
    来源:解放网 作者:陈里予 选稿:牛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