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的思考

来源:  投稿人:佚名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中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中以人为本、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根本目的,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包含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丰富内涵,包括了“三农”工作的各项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项系统工程中,必须把握工作重点,逐年稳步推进。

一、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核心,促进生产新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导致农民生活水平不高、农村发展缓慢,而且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因此,中央在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中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首先要通过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使农民“生活宽裕”,构建起农村和谐社会。结合四川近几年的实践,增加农民收入要在构建长效机制方面着力,重点抓好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突出的两大工作:

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方面加大力度。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民增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也要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力推进。要以培育壮大带动主体为关键措施,强化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完善“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的运行模式,健全带动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优质粮油、畜牧、果蔬、中药材等重点产业中不断开发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的大发展,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要在提高劳务开发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转移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劳务开发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重要战略举措。四川务工农民获得的收入已在全省农民纯收入中占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比重。要着力抓好农民技能培训、劳务市场开拓、农民工权益维护三个重要环节,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技能水平和总体素质,广辟劳务输出渠道,加强区域劳务合作,打造劳务品牌,强化劳务信息服务和市场网络建设,提升劳务产业的总体水平,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

二、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构建发展新机制

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仍然十分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才能破解“三农”难题,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成消除体制性障碍的制度建设。当务之急是要构建起打破城乡分割旧格局的两大新机制:

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机制。要切实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秩序。一是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彻底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构建新的制度框架。重点要推进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医疗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项改革,在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方面构建起城乡平等统一、资源共享、人力互动、要素互配、产业互补的新机制。二是要构建长期稳定的“反哺”和“支持”的新机制。要走出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以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以较高水平的工业化的积累“反哺”农业;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从指导思想到发展措施都应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让农民分享到城镇化的成果。应当着力于聚集产业、吸纳人口两大功能,以吸收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工、吸纳更多的创业成功的农民进城镇居住。

要构建长期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各级政府和农民大幅度增加投入。近几年国家财政的投入已在增大,但还应在构建长效机制方面着力。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使用方向上向“三农”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增大投入总量,并尽可能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继续增大在农村水利、乡村道路、生态建设、清洁能源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大力改善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居住条件;继续增大在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文化体育等事业方面的投入,逐步改变社会事业资源分布与城乡人口分布严重倒挂的状况;继续增大对农业、农民在生产发展、技术培训等方面的直接补贴。同时,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给“三农”以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

三、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营造农民新生活基础设施。

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体系“硬件”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方面。要通过水利、交通、生态、能源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解决农民的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等突出问题,改变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居住环境,实现“村容整洁”,使农民过上宽裕新生活。近几年各地着手进行的新村建设,正是在这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继续抓出成效。一要尊重农民意愿,循序渐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是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并且农民有改善生活条件、环境的经济实力和客观要求。政府的扶持和工业的“反哺”、城市的“带动”都是必要的,但这些都是外部条件。主体的积极性才是决定新农村建设进程、质量和成效的关键。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根据农民的收入水平、承受能力和具体要求,从农民最关心、最期盼、受益最大的事干起,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稳妥推进。决不能操之过急,下指标、定任务,拔苗助长;二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地农村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极大,生产力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参差不齐,生活习惯和文化要求也各不相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从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出总体路子和具体规划,切忌工作指导中的“一刀切”,“邯郸学步”,盲目照搬;三要确保农民受益,务求实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求真务实、让农民得实惠的“民心”工程,决不能搞成脱离实际、损害农民利益的“形象”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做的工作主要应当是给予政策扶持、科学制定规划、搞好协调服务、推广成功经验。要充分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不能简单地与以“硬件”为主的“新村建设”划等号而走入误区,防止以“开小灶”的方式搞推广不开的“样板”,杜绝脱离经济发展水平、违背农民意愿的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四、以培育一代新型农民为重点,孕育农村新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中央提出的“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的要求,只能靠一代新型农民才能达到。因此,工作重点应当是:采取教育、培训、培养等多种途径着力提高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总体素质,培育出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型农民。应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抓好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要在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村青少年受教育程度的基础上,强化职业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以农村实用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或务工技能,造就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抓好观念、理念和道德修养的培植。要加强对农民进行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教育,强化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理论的培训,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先进的理念,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三是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充分调动和保护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关心、帮助、支持基层干部开展好工作。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四是抓好农村文明新风的培育。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加快电视电影事业发展,以健康向上、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文化和体育竞赛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移风易俗,逐步形成农村的新风尚。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