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  投稿人:佚名   浏览次数:

 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当前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此,笔者谈谈对加快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充分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事业

     大力推进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转变“先经济发展后文化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同心协力,在组织、政策、经费、人员上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帮助解决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事业。

二、以人为本,切实抓好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由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社区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建章立制,明确职责,经常性地开展工作,指导协调社区宣传、教育、科普、体育、文化、娱乐等文化工作。

     巩固、壮大现有社区文化活动团体,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驻社区企业、单位、学校、部队的文化潜力,成立青年、少年、企事业单位、部队文体活动组织,构筑老、中、青、少四梯次,居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社区文化活动网络。

     及时发现、培育热心社区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骨干队伍,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鼓励,充分调动文化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文化骨干的“传、帮、带”作用,扩大社区文化的影响力,提高社区文化的品位和档次。

三、与时俱进,努力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路子

     在文化内容上力求丰富多彩。可以是居民文化、校园文化,也可以是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可以是文体活动,也可以是科普法制教育;可以是传统的民族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国际的。在文化活动的形式上应不拘一格。可以是宣传窗、书报栏的宣传,可以是广场演出、卡拉OK比赛,可以是有奖征文、趣味体育竞赛,也可以是模拟法庭辩论、专家授课等等。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处理好一般与特色的关系,以一般为基础,创特色文化;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同时大胆吸收、借鉴国际国内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县与县、省与省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升社区文化的内涵和水准。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和社区资源整合三管齐下为抓手,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保障社区文化建设运作协调,不断强化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在保证财政预算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且每年有所增加的基础上,着重加大政策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如社会投资文化项目的建设用地可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项目,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指标优先安排;对投资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企业和个人,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奖励等等。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资,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确保社区文化建设有钱办事。与此同时,充分调动、整合驻区单位已有的文化设施资源,形成以社区文化中心为基础,驻区单位文化设施联动的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建,共同发展。

     坚持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促发展,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目标责任制,做到各部门、各单位创建目标明确,分工合理协调统一;完善考核奖惩制,奖优惩劣,确保社区文化建设不断争优创新,深化发展;引入督导检查制,督促引导社区文化健康运作,积极向上;创建人才激励制,鼓励文化骨干努力多出精品,多出优秀文化成果。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