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理标志产业带动就业超40万人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任春香报道)8月14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获悉,我区地理标志工作进入发展“快车道”,“立法保障+技术升级+融合发展+协同保护”的新模式助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目前,地理标志全产业链带动就业超40万人。
  近年来,我区加大地理标志培育保护力度,打造地理标志品牌,促进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经济发展。2024年9月,《推进新疆地理标志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出台后,地理标志工作成效愈发凸显。
  目前,全区已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5个、地理标志商标104个、用标企业442家、农产品地理标志91个。其中,“阿勒泰大果沙棘”“精河枸杞”等单品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50%以上,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 同时,我区挖掘培育了“阿克苏木雕”“克州无花果”等一批具有潜力的特色产品。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负责人介绍,我区逐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兵地联动”的地理标志管理体系,兵地联合开展资源普查。各地也通过政策激励调动地理标志申报积极性,如哈密市对新获地理标志的主体给予5万至10万元奖励。
  “全区地理标志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已突破400亿元,带动40余万人就业。”该负责人说。
  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奇台面粉”为例,目前有11家企业使用该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带动小麦种植、面粉生产加工、研发、物流运输以及销售等全产业链就业达1.6万人。“精河枸杞”产区带动枸杞种植户2100余户,辐射带动就业3.8万人次。
  在品质标准升级方面,我区已发布133项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其中国家标准5项。“库尔勒香梨”产区建成8.35万亩标准化核心园区,年创汇约3000万美元;“阿克苏苹果”产区通过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实现亩增收3000—4000元;“精河枸杞”产区打造10万亩绿色高标准示范基地,研发40余种产品,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产销融合拓展市场方面,我区在援疆省市设立28个销售专柜,展销产品超5万吨。同时,多个电商平台助力地理标志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9.4%。“地理标志+文旅”模式成效显著,文艺作品展演、香梨采摘游等活动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带动周边产业实现更多就业。
  我区将针对管理机制、质量管控等短板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地理标志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为稳就业、促增收提供更强支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