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马帛宇报道)3月底以来,新疆马业协会伊犁马品种登记官们,一直忙着在为伊犁马进行血样采集、体尺测量、特征拍照及电子芯片植入等系统化鉴定工作。此次品种登记工作将为每匹优质伊犁马颁发专属“护照”,同时建立可追溯的良种马遗传数据库,便于马匹跨区域流通和参加国际比赛。
截至2024年末,全疆马匹存栏量为115.15万匹,约占全国30%。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我国马匹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马匹存栏量为50.8万匹,约占全疆的二分之一、全国的七分之一,伊犁马作为代表品种主要产在这里。
新疆马业协会会长、新疆农业大学马产业研究院院长姚新奎介绍,马匹信息登记系统早在2013年就在新疆启动,截至目前已完成2万余匹,并正式出版四本登记册。伊犁马是国产马中最早领取“身份证”的品种。而本次品种登记工作相当于将“身份证”升级为“护照”,这项工作将从2025年持续进行,到2027又将新增5万余个专属“护照”。
“有了身份验证只是第一步,如何将其背后的数据关联发挥更大作用是关键!”姚新奎说,目前登记在册的马匹颈部均植入有15位数的芯片,依托这一芯片,科研工作者们展开DNA检测、选种育种等工作,在品种优化和为农户增收方面得到初步成效,同时通过互联网信息共享实现保险、流通等功能,并与马业发达国家的品种登记制度接轨,让这一优良品种增加走向国际舞台竞技的底气。
伊犁昭苏县马主多力干的爱马最近以30万元高价卖出,创下近年伊犁马单匹交易的价格新高。他的爱马正是在“科学繁育”模式下一步步成长的,在它的“专属档案”上,详细记录着血统、出生信息、健康状况及成长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不仅为科学繁育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也为专业的训练提供依据。升级后的系统将为它日后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提供更多数据支持。
姚新奎表示,这项工作的开展,既有利于促进新疆地方马种的保护,也有利于加强种马规范化管理和指导育马者培育高品质马匹,完善育种体系。同时,有利于规范马匹交易与流通,保护交易双方利益,更加利于规范管理马匹竞技比赛和评比,促进马匹身份识别与国际接轨,提高新疆马产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