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夜越精彩 新疆各地“夜经济”热力全开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
  古尔邦节期间,从灯火阑珊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到人声鼎沸的喀什古城,从星光灿烂的喀纳斯湖畔到凉风习习的伊犁河畔,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和多元化表现形式的“夜经济”映射出新疆的满满活力与文化魅力。
  6月17日,夜幕刚刚降临,阿克苏老街夜市就热闹起来,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向前,烤包子、烤全羊、酸奶粽子等各类美食让人目不暇接,夜市里摆满了桌椅,坐满了游客。
  特色美食香味扑鼻,各种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市民和游客犹如一条条流动的“长龙”,穿梭在商品摊位与小吃摊点之间。
  “老街夜市位于阿克苏市依干其镇依干其村,最近夜市每天人流量在2万人左右,镇里的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在这里进行歌舞、达瓦孜等特色表演,让市民游客吃得快乐的同时,也能享受一场本地文化盛宴,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6月17日,阿克苏市依干其镇依干其村党支部书记狄培荣说,依托现有人流量,村里鼓励村民发展地摊经济,如今,村里就业创业人数达500余人。
  “现切西瓜,欢迎品尝!”
  “烤肉、烤海鲜、烤榴莲欢迎大家来吃,品和田地道美食!”
在和田夜市,喧闹的人群中,不时传来商贩的叫卖声。各种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精美的地毯、刺绣,独特的玉器、首饰。 而各种美食更是让人目不暇接——香气扑鼻的羊肉串、手抓饭,口感丰富的烤馕、酸奶。
  除了美食和手工艺品,新疆的夜市还是文化交流的舞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人们身着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载歌载舞。
  近年来,新疆积极发展“夜经济”,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夜间主题活动,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消夏避暑好去处的同时,也展现着新疆独有的文化魅力与经济活力。
  凌晨1点多,布尔津县河堤夜市依然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从喀纳斯景区游玩后专门品尝美食的旅游团,也有刚刚抵达布尔津县,准备自驾去喀纳斯景区的游客。在河堤夜市,凌晨3点前都能找到营业的饭店和购买日用品的超市。
  今年截至6月17日,布尔津县已累计接待游客617.08万人次,同比增长21.77%,实现旅游收入52.37亿元,同比增长27.83%。
  作为当地打造“夜经济”旅游项目的河堤夜市,店铺数量逐年增加。
  29岁的哈萨克族小伙赛力克·金尼斯是布尔津县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旅游相关行业,这些年看到当地“夜经济”发展不错,他在河堤夜市开了店铺。
  “今年5月,我的店铺开张了,我们家的烤冷水鱼是特色,生意不错,一天进账2000元左右。”赛力克说。
  人气聚起来、经济旺起来。5月以来,克拉玛依市各大夜市陆续开业迎客。克拉玛依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夜经济”以12条商业街区和13家夜市为消费主阵地,提供约4000个商铺、摊位,整体商业面积超35万平方米,日均人流量达5万人次左右。
  不论是商场、超市还是餐馆、夜市,夜间消费场所越来越热闹。露营经济、沉浸式体验……“夜经济”不断涌现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
  “城在水中立,船在城中行,人在画中游”。来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许多游客会选择乘坐游船看孔雀河和城市夜景,船上的工作人员还会为游客讲述孔雀河的历史和文化故事,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知识。
  为激发夜间消费活力,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多个餐饮广场、沿街餐厅、夜市等通过延长营业时间、提升服务品质、推出优惠促销活动等方式聚拢人气,点燃“夜经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喀什古城被各色彩灯装扮得古色古香,不少游客身着各式民族服装,穿梭在古城之间,摆造型、拍照、录视频。
  为了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近年来,新疆不断推动美食、文化、娱乐等多元夜间消费,形成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赏等丰富的产品体系。
  如今,新疆的夜晚更亮了,人气更旺了,烟火气更浓了,行走在天山南北,处处能感受到“夜经济”的强劲脉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