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核酸检测医疗队:运用创新工作法 大大提高检测量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梁淑芳报道)“昨天16时进舱一直检测到了快22时,在援助北京时开创的‘晶菲奇’工作法也算运用到乌鲁木齐的检测中了。”23日,在电话里,河南省核酸检测医疗队副队长谢奇说。
  谢奇今年32岁,是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博士,也是创立“晶菲奇”工作法的三人之一。
  7月19日,圆满完成援助北京任务、刚结束集中隔离的河南省核酸医疗队队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孔祥东和副队长谢奇再次出征,与队员一起前往新疆。
  说起“晶菲奇”工作法,谢奇解释说,当时在支援北京时,自己和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晶晶、万菲菲在实验过程中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就核酸制备环节总结出的流程优化方案,通过流程的无缝衔接使得检测设备使用效率最大化。“在以前的日常工作中,其他组每次能完成360-450例标本,而‘晶菲奇’组合每次能完成630例标本。”孔祥东说。
  虽然这次三人组只来了谢奇一人,但高效的工作模式已在全队推广,来到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后,做到了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核酸检测量。
  当前,来自河南省核酸检测医疗队的19名队员和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13名队员分组24小时不间断轮换,保证了医院核酸检测点检测工作24小时不停歇。
  作为混编成员的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检验医师孙倩深有体会。她说,在工作中,实行补位不缺位制度,这为队员间紧密合作,精诚团结打下扎实的基础。谢奇说,秘诀就是要算好不同核酸提取仪器的工作时间,尽最大可能地做到让人等仪器,而不是仪器等人,分秒必争,无缝连接。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乌鲁木齐儿童医院)检验科主任张文利说,河南省核酸检测医疗队带来的五台核酸提取仪、两台125公斤的恒温箱,还有五台荧光定量PCR仪等精密仪器设备和2万多份核酸检测试剂及耗材,对他们医院而言,真是及时雨。
  孔祥东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抢抓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核酸检测,帮助新疆早日战胜疫情。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