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库公路月底展新颜迎接八方客

来源:乌鲁木齐在线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马婷)从石油之城独山子出发,到库车,当你踏上独库公路,这条全长561公里的路会让你感受“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奇幻变化。这是一条连接南北疆的大通道,更是风景宜人、深受自驾游爱好者青睐的旅游公路。
    6月30日,G217线独库段公路病害处治提升服务品质工程将完工,独库公路沿线将有33个停车区,1500个停车位、19处环保公厕、21个垃圾箱、70个垃圾桶等正式启用,给游客们提供更多便利及更为舒适的旅游体验。
    近日,记者跟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工作人员踏上这条“最美”旅游公路,感受“交通+旅游”带来的美好体验。
    最美公路美在服务
    从独山子出发到那拉提,穿行在蜿蜒的独库公路上,一侧为山体,一侧为悬崖,奇、险而俊美。从荒草枯芜的山谷,到白雪皑皑的山顶,再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感觉就是一场时空穿越之旅。沿途可见游客在雪山顶上打滚,在草原上赶马撒欢。
    线路中第一处新建停车区在距离独山子起点26公里处的毛溜沟服务区附近。停车区有2000多平方米,设置40个停车位。附近群山环绕、小河在山谷间流淌,不少游客在此停车拍照。
    停车区内设置有垃圾箱、垃圾桶,同时在停车区南侧角落还有一座新建的环保公厕。公厕外观为灰白色古风建筑,与周边景色融为一体,内部设有6个独立卫生间,包括母婴室、残疾人卫生间。
    现场施工人员介绍,环保型公厕采用整体吊装法安装,与此配套的有净水罐、吸污罐,使用后会安排运输车辆定期排污。
    在停车区的最外侧,施工人员还为游客打造了近200平方米的景观步道,步道由彩色砂砾组成,配有仿木栈道及塑木护栏。
    “停车难、如厕难、丢垃圾难,这三大难问题将得到解决。”独库公路品质提升项目设计负责人胡昌涛说,在项目施工时,每一处停车区都根据风景的不同、周边环境的安全性以及道路情况设置,最大程度满足游客的需要。同时,沿线增设服务设施分布图、景点介绍导览图等旅游引导标识,更好地服务游客。
    最美公路重在安全
    独库公路的“美”与“险”并存,整条路被形象地称为“地质灾害博物馆”。此次工程在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将道路的安全保障工作也放在了首位。
    行驶途中可看到,部分靠近山体的路段,沿着山体砌出一排挡墙,每个路段挡墙的高度根据山体碎落情况设置。部分靠近山谷破损、缺失的防护栏也已更新。
    道路穿梭在峡谷中,可以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近百米高的山体上悬挂山体防护网。工人们将防护网运送到山顶,在山顶处用铆钉固定防护网的起点,并固定安全绳,从山顶处向下作业,平均一张网需要10个人同时操作。
    挂网工人肖锋说,在铺设防护网时,需要提前上山打眼,在挂网时,需挂两张网,一张较紧密、一张较稀疏,这样能将山体上松动掉落的碎石牢牢网住。
    “我们的防护工程主要在容易出现山体滑坡、碎落的路段进行,给过往车辆提供安全保障。”G217线独库段公路病害处治提升服务品质工程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李元说,施工人员对公路边坡碎落、翻浆、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路面、桥隧的病害进行处治,同时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提高公路的安全保障功能和舒适性。
    最美公路赢在体验
    随着人们旅游休闲需求的不断扩大,“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201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新疆公路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将独库公路作为“交通+旅游”的产品,积极推进独库公路等10条重点旅游风景道建设。
    G217线独库段公路病害处治提升服务品质工程项目是G217线独库公路“交通+旅游”服务品质提升工程的一期工程。
    整体工程以“路舞天山、纵游新疆”为设计定位,通过构建“一轴两翼七大系统”的“交通+旅游”体系工程,以路为载体,实现交旅融合双赢发展。
    该体系以独库公路为轴线,以那拉提零公里分界形成天山南北坡不同的自然景观为两翼,将安全保畅系统放在首位,通过完善旅游串联、路域景观、服务配套、引导指示、应急保障、宣传推广系统,形成一条从冰山到草原,展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的旅游廊道。
    李元说,在项目施工中,他们在停车区、观景台或服务区预留接口,预留步行道慢行系统的布设空间。通过后期旅游部门设置步行道,可以引导游人深入河滨、溪谷、山脊,融入大自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