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瓜果飘香时 农民喜增收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阿克苏特色果品销路畅
    新疆日报讯(记者刘红文报道)9月6日,在阿克苏红旗坡农场4分场的果园中,果农雷有录的电话突然响起。“是老雷吗,我是广州的肖恩华呀,今年你家的果品我还要,明天就把钱给你打过去……”通完话,雷有录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今年,雷有录的10余亩“冰糖心”苹果再获丰收,令他没想到的是,早在7月就有内地客商来预订他的苹果,价格每公斤不低于4.5元。因合作多年,他每年都把苹果卖给肖恩华。
    “今年的苹果不愁卖。”雷有录说。随着阿克苏苹果质量越来越好,再加上“十城百店”工程的实施,特色果品切实让农民尝到了甜头。进入9月,阿克苏地区的苹果、香梨等特色果品陆续成熟,因品质优、果形好,受到疆内外众多客商青睐。
    阿克苏地区农业产业化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刘辉说:“目前,来自上海、浙江、广州等地的收购商纷纷与果农签订单,销售火爆。”阿克苏地区是新疆特色林果的主产区之一,去年该地区特色林果总面积达45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211.5万吨,实现林果产值130.8亿元,林果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3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林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今年,阿克苏地区的特色林果又喜获丰产,果品总产量预计达到235万吨。为确保果品销得出、销得好,让农民既增产又增收,8月27日,阿克苏地区专门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农产品销售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强力推进市场开拓,以及扩大网上农产品推介服务等,来解决果品销售问题。
    目前,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及相关部门已采取实地察看、预测产量等方法,全面掌握果品产量、预售订单和销售价格变动等情况,协调解决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在营销方面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需求。阿克苏地区还将针对调查摸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好特色果品的营销方案,确定营销进度,细化营销措施。
    与此同时,阿克苏地区已加强优质特色果品产业基地质量追溯体系的对接、应用,加强物流网络有效衔接,通过制定配套优惠政策,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疆果东送”;依托“十城百店”销售网络优势,加快组织果品外销工作,动员龙头企业、合作社外出开拓市场,跑订单;通过加盟或授权方式,在浙江省骨干连锁超市设立专柜,扩大阿克苏特色果品覆盖面。
    截至目前,阿克苏地区的215万吨特色果品已签订订单,占到总产量的九成以上,着实让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伽师新梅富了果农
    新疆日报讯(通讯员陈晨报道)9月9日,伽师县英买里乡拉依力克村村民艾斯卡尔 · 艾孜孜开着新买的越野车到县城办事。今年,他家种植的4亩新梅进入盛果期,在果农合作社的对接下,他家的新梅卖了25万元,价格是去年的3倍。“今年,我买了汽车,还装修了房子,种新梅让我家过上了好日子。”艾斯卡尔说。
    两相比较,如今艾斯卡尔家收入翻倍得归功于伽师县大力引导果农成立合作社,抱团闯市场的决策。今年,到伽师县收购新梅的疆内外水果商有100多家,在合作社的统一指导下,新梅每公斤的收购价为23—25元,避免了往年二道贩子从中截取大部分利润的弊端。目前,在合作社的主导下,形成了“果农+合作社+销售商”的销售路径,实现了果农收益最大化。
    英买里乡是伽师县最早种植新梅的乡,今年靠种植新梅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拉依力克村第一书记宁铎军说:“我们村545户中有394户种植了新梅,其中42户贫困户靠种新梅全部摘掉了‘穷帽子’。”
    2005年,伽师县独辟蹊径引进了“法兰西”“斯泰勒”“女神”3种新梅品种。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让新梅的品性在伽师得到了最大的优化。适宜鲜食的“法兰西”品种,由水果商在地头收购后,经包装直接进入内地市场,供不应求。另外两个品种则被加工成果干、果酱和饮料。
    伽师新梅,从零起步发展到目前的22.8万亩,开创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径,成为继伽师瓜之后又一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新梅从无到有,再到发展壮大的背后是当地政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伽师县抓住新梅广阔的市场前景,持续大力实施政策扶持,从苗木、嫁接、接穗费用上进行补贴,发展壮大新梅产业。建立了由县乡财政买单、果农享受免费服务的林果专业技术服务队,适时地对果农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对病虫害统防统治,2016年起,该县连续3年投入181万元实施人工生物防治和飞机防治病虫害项目,为提升新梅产量和品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2013年到2017年,伽师县连续5年在田间地头举办新梅评比大赛,把电动车、洗衣机等实用的物品奖励给种植能手,并组织种植能手现场分享种植经验。在2017年的评比大赛中,英买里乡墩艾日克村村民巴克 · 西库尔夺得金奖,获得了1万元奖金。
    这些“政府买单,果农受益;典型示范,利益引导”的惠农政策和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今年,伽师县又新定植了近10万亩新梅,打造全国优质新梅基地。
    特色哈密瓜走出国门
    新疆日报讯(通讯员郝婧报道)山北的天气已经微凉,可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的晚熟哈密瓜基地,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糖度高、网纹全、果形好,吃着香甜、清脆的“密作”哈密瓜都已成熟,人们在忙着摘瓜、打包、装车。如今,哈密瓜远销国内外,供不应求,成了农民的“致富瓜”。
    “今年我家的哈密瓜7月中旬就被全部预订了,价格高的每亩6500元,低的每亩5500元,比去年的收入还高,收入100万元是肯定有了。”9月7日,淖毛湖镇西坎村农民梁娟英乐呵呵地说,她家的瓜还出口到了澳洲、日本等地。
    梁娟英今年种植了300亩晚熟哈密瓜,5月底开始种瓜,8月开始销售。“我们是订单农业,瓜老板年初免费提供种子,种好了他就来收,摘瓜、装车都不用我们管,我只要把瓜种好,就等着数钱了。”梁娟英说,在当地许多农户和她一样,都是订单农业,不愁销路。
    伊吾县淖毛湖镇是优质晚熟哈密瓜种植基地,这里的晚熟哈密瓜含糖量14%左右,最高可达20%。目前,淖毛湖镇的晚熟哈密瓜已被订购一空,部分哈密瓜还未采摘完。
    “我今年预订了300亩哈密瓜,计划来收购的时候再订上几百亩,结果订不上了,明年我准备预订500亩的哈密瓜。”来自河南的瓜商宋士果说。
    和宋士果不一样的福建瓜商廖圣海来哈密收瓜已经十多年了,他今年早早订购了1600余亩的哈密瓜。“哈密的气候好,昼夜温差大,田间管理也跟得上,是我们收购的甜瓜中价格最高的。”廖圣海说,全国各处的甜瓜他都在收购,但是原产地哈密瓜品质最好。
    南湖乡是哈密市最大的一片原产地早熟哈密瓜种植基地,早熟哈密瓜在7月就已销售完。
    “今年我们合作社的3000多亩哈密瓜全部按照标准化种植规程来种,不上尿素,不打农药。”哈密市老瓜乡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宏远说,“刚开始农民不愿意,不上尿素亩产量少200公斤,但是这两年施用农家肥等有机肥后发现,产量降了点,但是品质上去了,种出来的哈密瓜甜度高、耐储运,瓜商出价更高了。”
    2016年,哈密市开始打造“密作”品牌,出台了《精品哈密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引导瓜农从重产量到重质量,哈密瓜的品质在一步步提升。
    今年哈密市种植哈密瓜近6万亩,通过科学化种植,引进推广机械化施肥机;精细化管理,加大科技培训和服务力度;多元化销售,继续发挥“农户+合作社+经销商”的优势,加大订单农业宣传引导力度等措施,有效提升哈密瓜的品质和效益。
    赵宏远在哈密瓜采摘前,都会和瓜商一起抽样检测哈密瓜糖度。“我们合作社出去的哈密瓜,糖度要达到14%,否则不允许卖,卖了就砸了‘密作’的牌子,以后就没有市场了。”他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