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疆战略支柱产业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海峰报道)8月,正是新疆旅游的黄金期。从天池到喀纳斯,从吐鲁番葡萄沟到喀什老城,海内外游客蜂拥而至,到处都是游人如织的景象。8月15日,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打造,升级后的乌鲁木齐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全新亮相,全长800米的步行街,每天吸引国内外游客20余万人次。
    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区接待游客7833.51万人次,同比增长38.72%;旅游总消费1214.48亿元,同比增长40.72%。新疆旅游火了!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旅游业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抓手,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发挥新疆优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顶层设计,科学谋划,高位推动,正在全力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支柱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学谋划战略定位
    新疆地域广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这里气象万千的大美奇景。这里不仅有浩瀚沙海、苍茫戈壁,也有无边草原、秀美绿洲、巍峨冰峰、碧绿湖泊……还有悠远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形成的独特人文景观,让新疆成为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独特的地区之一。
    但是,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新疆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旅游资源大区并未让新疆成为旅游经济强区。与旅游资源和我区在同一层级的其他省区相比,新疆旅游业还处在大发展的起步阶段。
    新疆的旅游资源犹如一座丰饶的富矿,如何开采其中的宝藏?
    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将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把南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
    这是党中央为新疆旅游明确的战略定位,为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支柱产业。
    自治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旅游业加速发展。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快旅游业发展,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抓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新疆优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要着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新疆战略支柱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确定,把旅游业作为“1+3+3+改革开放”中“三项重点工作”之一。
    随之,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规划、举措相继出台。2017年2月,《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发布,3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今年6月,《实施新疆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出台,新疆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全面明晰。
    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显示了自治区党委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气魄和坚定决心,也为全区旅游业大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成为我区旅游业新一轮发展的动员令,一个人人关心旅游业、各地各行业各部门为旅游发展共同努力的崭新局面正在形成。
    “我们赶上了旅游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全疆稳定‘红利’的持续释放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利好。新疆旅游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侯汉敏充满信心地说。
    依托优势布局产业
    旅游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支柱产业的目标,自治区确立统筹协调、融合发展,改革创新、示范引领,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市场主导、扩大开放的基本原则,坚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实施重点工程、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发展环境、加大保障力度,不断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释放旅游产业发展潜能、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依托新疆独特优势,自治区确定在广袤的“三山两盆”间,以“一心一地三带”布局新疆旅游产业——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喀什、伊宁、阿勒泰为支点,其他重点旅游城市为节点的国际旅游集散服务体系;
    建设南疆丝绸之路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以绿洲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沙漠胡杨景区品牌建设为重点,培育南疆旅游产业体系,形成独特发展优势;
    以建设特色小镇和自驾营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培育“天山廊道世界遗产旅游产业带”;以优化边境旅游线路为重点,加快“准噶尔北缘生态旅游产业带”建设;以乡村休闲旅游和康养度假旅游为重点,加快“天山北坡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带”建设。
    “一心”连起南北疆的主要城市,织成一张城市景点旅游网,让人们看到一个时尚现代的新疆。“一地”展现给游客的是南疆独有的历史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会让人们看到一个底蕴深厚、韵味独特的新疆。“三带”则是为千姿百态的特种旅游、个性旅游提供了无限的驰骋空间。丰富的旅游产品,对旅游资源区别化的开发,更能充分展示大美新疆的独特魅力;传统业态的提升和新业态开发,将缓解产品供给总体不足的矛盾;景点景区在南北疆更均衡的布局开发,将有助于改变旅游业发展不均衡的局面。
    “一心一地三带”,将天山南北最具知名度的旅游要素串连起来,擘画出一幅新疆旅游发展的远景图。
    务实推进又好又快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是系统工程,需要战略谋划,也需要产品的精准设计、相关行业的密切协作、市场化的运作和创新性的开拓。为此,自治区要求,抓住难得机遇,挖掘巨大潜力,学习好经验,制定好方案,配套好政策,利用好市场,完善好措施,保持好生态,大力实施“七个一工程”,推进新疆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新疆旅游业发展的精准行动方案,是加速全疆旅游发展的行动指南——
    打造一批品牌。发展自然生态游、人文景观游、特色民俗游、民族风情游,形成最具新疆特色和代表性旅游目的地品牌体系,成为牵引新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龙头;
    打破一个瓶颈。通过加快构建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优化航空布局,提升铁路旅游客运能力,改善公路通达条件,为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树立一个形象。全方位、立体式、不断线、全媒体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办好重大旅游节庆活动,让“辽阔疆域,无限风光,新疆是个好地方”形象誉满全国、走向世界;
    培育一批精品。以12家5A级景区的提质升级,提高重点景区服务质量,培育特色旅游精品,带动全区整体旅游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形成一批线路。优化景区布局,规划面对不同消费群体的黄金线路,满足个性化消费,突出整体效益;
    开发一批产品。注重新疆特色,丰富文化内涵,打造“新疆礼物”旅游纪念品商品品牌,推出一批特色旅游商品,让游客有所选、方便购、带得走,让海内外游客“把新疆带回家”;
    带动一批产业。以旅游业为牵引,建立融合发展机制,通过“旅游+”,不断扩展旅游业的外延,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集群和一业带动百业兴的发展态势。
    “七个一工程”构筑了全方位的新疆旅游业加速发展产业体系,既有对市场的前瞻性,更有务实的可操作性。新疆旅游由此踏上又好又快发展的征程。
    自治区明确了新疆旅游发展目标:通过3年努力,到2020年,全区旅游年接待人数超过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1万亿元以上,旅游市场发展成熟,旅游产品极大丰富,旅游管理科学规范,全域旅游格局形成,全民参与局面打开。
    蓝图绘就,激荡人心,催人奋进。相信,天时地利人和,凝聚八方合力,把旅游业打造成新疆战略支柱产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