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成为全国重要种业基地

来源:天山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新疆日报讯(记者刘毅报道)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厅获悉:目前,我区已发展成为全国种子生产大区和重要的种业基地,棉花、西甜瓜商品制种占居全国首位,玉米制种位居次席。

  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负责人赖波介绍,截至2017年,全区通过审定的小麦、玉米、棉花品种共728个,其中小麦151个、棉花295个、玉米282个,全区大宗农作物基本实现了4—6次的品种更新。同年,全区农作物种子生产面积达到230万亩,年制种量7亿公斤。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产的科技贡献率达43%以上。
  近年来,得益于种业发展的持续向好,全区棉、糖、玉米平均单产已居全国第一。小麦、辣椒、加工番茄等主要农作物品种良种覆盖率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品种供给结构趋于优化。全区小麦良种商品率达到90%以上,玉米、西甜瓜等作物良种使用率接近100%,种业支撑成为全区农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种业发展不仅对全区农业生产带来积极影响,其自身产业化发展还为全区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创造了新的空间。赖波说,大力推广良种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措施。如今,我区每年所生产的种子除了满足本地农业生产需求外,还有450吨左右西甜瓜种子、15万吨左右玉米种子和9万吨左右棉花种子销往内地市场。
  数据显示,2017年,全区年种子销售总额2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57亿元,制种业每年可为农民增收3.86亿元,已成为促进我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新兴产业。
  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全区种子产业发展的日趋成熟。据介绍,近年来,全区种子新品种研发由过去的单纯依靠科研、教学单位育种,转向企业、科研和教学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全区种业有关单位部门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种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市场在种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加强。目前,全区注册资金在3000万元以上的种业企业有84家,为2000年的12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