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强化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出租和承租活动、住房租赁企业行为和经纪机构行为,保护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合法权益。
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目前,在成都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上共有630家租赁企业,今年以来,房屋租赁合同备案534170件。《条例》实施后,成都的房屋租赁市场将迎来哪些变化?正在考虑租房的市民应注意哪些问题?
规范房源信息发布 落实平台主体责任
近年来,社交媒体网友经常吐槽房源图片与实际房屋完全不同的问题。对此,《条例》明确规定,住房租赁企业发布的住房地址、面积、租金等房源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在其经营场所、互联网等不同渠道发布的房源信息应当一致,发布的房源图片应当与实物房源一致,不得发布虚假或者误导性房源信息,不得隐瞒或者拒绝提供拟出租住房的有关重要信息。
“为深入推进廉洁中介建设,有效净化我市租赁市场环境,市住建局此前已在全国率先推出租赁房源权属核验码功能。”成都市房屋租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具体介绍道,租赁网络平台或App按照“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对挂牌房源、发布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等信息进行在线核验,实现租赁住房“一码采集、动态核验、全网使用”,净化市场环境。
推动租赁合同网签备案 未来将出台地方性法规
根据《条例》,9月15日起,出租人或承租人应当按照规定,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等方式将住房租赁合同向租赁住房所在地的房产管理部门备案。
“目前我们正在多措并举推进租赁合同网签备案,加强其功能性作用。”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和完善租赁合同网签备案服务,推广使用实名认证、实人认证、电子签名等实现网上全办结,推进房屋租赁备案的不见面审批改革,实现租赁备案申请、审核和备案凭证的网上查询及打印的全线上办理。
随着数据共享的实现,线上网签备案也将为市民带来更多便利。“租赁合同网签备案后,可线上查询备案结果,为承租人依法申请办理居住登记、居住证积分、义务教育、提取公积金等提供便利。目前我市备案量逐年提高。”上述负责人解释道。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还透露,结合前期我市住房租赁相关主体调研情况,结合我市实际提炼可借鉴经验,《成都市住房租赁条例(草案)》已于2024年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并报市人大,目前已通过人大二审。后续将继续梳理立法中的难点、痛点,深入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和经纪协会开展针对性调研,借鉴先行先试城市经验,结合成都实际,针对成都住房租赁市场进一步细化、补充措施。
记者 杨升涛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