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之一。报告指出,陕西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
经济总量接连跨越。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经济总量实现从十亿元到百亿元、千亿元、万亿元再到3万亿元的历史性突破;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2.85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38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7%,占比较1952年提高0.8个百分点。陕西一年创造的生产总值从十亿元到百亿元用了29年,从百亿元到千亿元用了14年,从千亿元到万亿元用了16年。党的十八大以来,2017年陕西经济总量迈上2万亿元台阶,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用了6年;2021年突破3万亿元,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仅用了4年。
人均水平大幅跃升。1952年陕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85元,1978年不足300元,1988年跨过千元台阶,2005年迈上万元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快速提高,2013年、2017年、2018年、2021年分别跨越4万元、5万元、6万元、7万元大关;2023年达到85448元,实现历史性突破;1979年至202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财政总收入不足1亿元,1978年仅为19.76亿元,199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2011年跨越千亿元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快速增长,2017年跨越2000亿元,2022年跨越3000亿元,2023年达到3437.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2.1%提高到2.9%。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95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达65.4%。随着工业化建设推进,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提高,1970年第二产业占比达到43.6%,产业结构实现从“一二三”向“二一三”的转变,工业主导型经济逐渐形成。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23年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7.8%、47.6%和44.6%,经济增长方式由二产主导转变为二三产业协同驱动。
非公经济彰显活力。199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6.7%,2000年占比突破40%,2011年突破50%,2023年占比50.5%。连续13年非公经济占据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 (记者 苏怡)
来源:群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