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丨数实融合 “智”造升级

来源:大河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 王平
  机械手精准抓放轴坯进行作业,每隔7分钟就有1台农耕机配件轴下线……6月20日,在位于许昌市建安区的河南巨隆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加工车间,新上马的轴类加工生产线使产品精确度达到“毫米级”,工作效率提高了80%。
  “智能改造”持续推进,“产品创新”迭代升级,“专精特新”队伍不断壮大……许昌市委、市政府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性、引领性工程来抓,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市“上云”企业突破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逾400家,成为全省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之一。
  夯实数字化服务根基
  在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上,机器人精准作业,冲剪、焊接等一气呵成……
  “全国每25台扶梯,就有一款西继迅达的产品。”西继迅达总经理刘刚说,该公司将智能制造覆盖到整个产业链,自主研发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eCloud云平台,如同给电梯植入了“智能大脑”,更好地保障大众乘梯安全;借助企业“上云”行动,电梯厅门喷粉作业由机器人精准喷涂只需18秒,工作效率提升76%。
  许昌市强化政策引导、要素保障,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去年以来,该市举办“两化”融合对接活动40余场次,为近千家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系统方案;与华为公司携手共建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期已建成投用100P算力,为许继电气等上百家企业提供强大算力支持;为数字化转型表现优异、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458家企业发放奖励资金达5558万元。
  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
  迅达(许昌)驱动技术有限公司采用工业机器人、人机操作终端等智能装备,使人员减少83%以上,产品合格率由96%提高到99.95%;河南瑞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使配电柜产品产能提升87%,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18%……
  许昌市引导企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加快推动体系重构、流程再造、动能转化,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造提质增效。
  通过“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许昌市推广应用各类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超过5000台(套),重点行业关键工序核心装备数控化率超过80%,全市拥有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智能车间52个。
  抢占数字化竞争制高点
  许昌市以数智赋能为抓手,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借助成为国家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城市的优势,许昌市高标准建设大数据产业园、智慧信息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形成“算力+算法+特色园区”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新型电力装备、新型建材等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步伐。
  许昌市还加快黄河鲲鹏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引进10余家上下游企业入驻许昌鲲鹏生态科创基地、黄河鲲鹏产业园。黄河鲲鹏服务器及微型计算机高品质柔性和智能制造生产线入选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抢滩’数字经济,推动数字赋能。”许昌市委书记史根治说,许昌市通过数智赋能、向“新”而行,加快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之“翼”。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