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双城记 川渝两地签署2024年就业重点项目合作协议

来源:四川新闻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5月28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指导,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3个部门(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创业活动周启动。
  开幕式上,川渝两省(市)人社部门签署《2024年川渝就业重点项目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将按照“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原则,推进十项就业重点项目合作,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容量,持续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川渝两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联合实施就业容量拓展行动
  统筹用好就业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健全就业产业协同联动体系,不断培育就业新的增长点。川渝两地全年促进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以上。
  2、联合实施失业人员再就业行动
  开展失业人员全面摸排联系,有针对性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再就业帮扶服务。川渝两地全年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37万人以上。
  3、联合实施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行动
  健全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工作台账,对困难群体做到及时发现、优先服务、分类帮扶、动态管理。健全分类援助机制,按照困难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一人一策”援助计划。川渝两地全年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4万人以上。
  4、联合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
  将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体系,深度挖掘市场化就业岗位潜力,全力稳定公共部门政策性岗位规模,提升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推送质量。川渝两地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不低于90%,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困难毕业生100%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5、联合实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行动
  深化川渝劳务协作,促进脱贫人口有序流动和务工就业。统筹用好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重点托底安置弱劳力、半劳力脱贫人口。川渝两地全年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295万人以上。
  6、联合实施供需招聘对接行动
  发挥重庆“渝职聘”公共招聘平台和四川公共招聘网作用,分类筛选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川渝两地全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5万场次以上。
  7、联合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动
  充分发挥川渝公共实训基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作用,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突出培训就业导向,聚焦紧缺职业(工种)、重点产业企业用工需求以及重点群体就业需求,促进“培训链”“就业链”有效融合。川渝两地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7万人次以上。
  8、联合实施劳务品牌培育提质行动
  发挥川渝两地特色资源、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等优势,分领域培育劳务品牌,联合建立劳务品牌资源库。培养劳务品牌技能带头人,建设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提高劳务品牌技能含量,健全长期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扩大劳务品牌就业规模,加速劳务品牌壮大升级,打造劳务品牌经济。川渝两地全年培育全国知名劳务品牌20个以上。
  9、联合实施零工市场提档升级行动
  结合“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合理规划布局数量适宜、规模适度的零工市场,构建分布合理、便利可及的灵活就业服务网络。拓展零工市场服务功能,推动数字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川渝两地零工市场规模年底达到300个以上。
  10、联合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行动
  深化创业孵化基地合作交流机制,提高运营及孵化能力。打造创业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川渝创业导师库和创业培训师资库,联合开展项目推介、资源对接、成果推广、导师交流等活动。川渝两地全年推动新增创业90万户以上。
  记者 刘春华
  (来源:川观新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