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将建全省城市遗址数据库 一键查阅城市的“前世今生”

来源:大河网  投稿人:华子   浏览次数: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弋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城市文化遗产更为丰富。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做好城市考古与保护利用工作,对新时代考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近日,2023年城市考古与保护论坛暨基地学术委员会年会举行,来自全国多家高校、考古机构40余名专家代表齐聚郑州,对探索出城市考古与保护利用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展开研讨。
  迎接城市考古新挑战,河南设立城市考古与保护科研基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介绍,2016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设立了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城市考古与保护科研基地成立以来,充分对接相关高校和考古机构,切实推进郑州商城、郑韩故城等多项重要的城市考古与保护工作实践。”刘海旺说。
  在中国考古学会古代城市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朱云石看来,城市加快建设步伐是不可避免的,对地下文化遗产保护而言是很大的挑战。他期待城市考古与保护科研基地能够在各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真正打造出一个面向全国城市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平台。
  郑州商城遗址考古又有新突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城市考古与保护科研基地办公室主任杨树刚以《郑州商城遗址近年考古与保护实践》为题,汇报了郑州商城近年来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在创新街小学项目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长60多米倒梯形的沟状遗迹,最终认定为其与郑州商城水系有关。塔湾古街项目中,考古人员在G34西边发现了商代的一条长13米的挡水石墙,规模较大,目的是改变水势流向。
  他总结说,这两处发现,证明了白家庄时期的郑州商城依然存在着比较复杂的水网体系。以往认为,白家庄时期郑州商城就已走向衰落,甚至有观点认为被废弃,但从目前来看,郑州商城在中商时期依然存在复杂的水网体系,对研究商城城市布局沿革有了新进展。
  河南考古要做全省城市遗址数据库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数字化研究室主任武志江以《古城址资源信息化管理与实践——以豫南地区古城址为例》作了汇报。
  武志江介绍,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城址资料和研究情况联系起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形式呈现相关城址数据,满足古城址研究的需要。
  武志江的团队已经选取了“豫南地区古代城址”作为试验田,目前已经完成了一整套全省古城址GIS数据库初步设计,未来将分阶段完成整个河南省古城址资源数据库和GIS分析研究系统建设。武志江表示,这套数据库将整合集纳全省的城市遗址考古信息,只要轻轻一点,就能查阅到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和已经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