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员独董”陆续谢幕拍手叫好

来源:  投稿人:胡三金   浏览次数:

  200多家上市公司独董离任,省部级“官员独董”连连去职,兼职官员最短任期仅9天……近期,A股遭遇独立董事离任潮,饱受质疑的A股上市公司政商“旋转门”正在谢幕。(新华网
  
  6月3日电)
  
  最近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密集召开,独董纷纷离职。上市公司川投能源5月末公告,根据中组部新规要求,独立董事邹广严已书面申请辞职。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显示,邹广严曾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等职。独立董事制度于2001年被引入中国上市公司,作为制衡高管损害股东利益的利器,一度被寄望甚高。然而时隔13年,“政商旋转”、“一人多职”及“董而不独”现象却频频受到质疑。
  
  独董失灵、违规屡屡发生,根源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一股独大”堪称上市公司治理死穴。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独董主要来自院校专家、退休官员及其他公司管理层。现有独董聘任机制中,独董由董事会提名,而上市公司一股独大,董事长、大股东多以自身利益出发选聘独董。“一手是政府的帽子,一手是企业的票子,听话不听话成为主要标准,甚至长期不参会、不表决。”在早先的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央到地方都曾经出台过相关规定管理领导干部在企业中的兼职行为。趁着中央大力清查领导干部企业兼职情况的势头,一鼓作气同时清理“官员独董”是非常必要的。
  
  对“官员独董”而言,尤其是省部级以上官员,手中有一定的权利,在兼职企业独立董事后不免会为企业说话、办事,如此,市场的公平竞争将无法体现。其二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应当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然而身兼企业,如何有更多的精力来问民需、解民困,可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也更多的是走马观花、得过且过吧。其三在众多的官员独董中,往往是“董而不独”,企业股东常常凭借独董的行政权力贸然行事,致使违规现象屡屡发生。
  
  笔者认为,基于所在上市公司违规记录,试点独董激励薪酬,设兼职数量上限,同时还可成立具有行会性质的中国独立董事公会,向上市公司董事会差额推荐选任独董,实现股东表决回避。真正让独董独立起来。如果所属企业的其他领导或者他们的职员勇于坚持原则,敢于反映问题,上级主管部门又能够立场公正,切实保护检举者权益,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那我们社会中的正气就会不断抬头并蔚然成风。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