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工作考察报告

来源:  投稿人:   浏览次数:

  贾庄乡辖49个行政村,4.65万人,76平方公里,贾庄乡紧靠县城,承接县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卞车路、206国道横贯东西,蒙台路纵贯南北,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今年以来,贾庄乡按照“发挥一个优势,抢抓五个机遇,重点实施一园两基地和六条路建设工程”的工作思路,突出工业园区、食用菌基地、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以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园为目标,以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载体,以创建安定的社会环境为保障,解放思想,自我加压,苦干实干,在经济总量、主导产业培植、结构调整、农民收入、乡村面貌等五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今年上半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1亿元,增长率10%;人均纯收入1350元,增长10%。

   贾庄乡物华天宝,人文资源优势明显。东部杏山奇石,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在2000年昆明世博会上,展出的六块奇石,独占鳌头,轰动国内外。西部上元五色金鱼,系明皇亲赐,有500多年历史,被列为省级二级保护文物。南部鲁南第一竹园碧涛浩淼。北部长新桥水库绿山环抱,碧波萦绕。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人文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安定的社会环境,加快了贾庄乡生态旅游观光园建设的进程,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发展。

   到今年年底,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78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工业产值达到 3.4亿元,同比增长 36%,农业产值 l.38亿元,同比增长 16%,人均纯收入达到 2650元,同比增长 9%,实现固定资产投资 8000万元,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

        一、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贾庄乡认真落实责任,广开渠道,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并通过引进项目的辐射带动,促进了工业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引进项目 6个,合同利用外资 65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580万元,增长 29%,全面完成今年的招商引资任务。依托西部工业园区便利的区位优势,引进的常州熟食加工项目已到位资金190万元,投资680万元的工程机械配件厂和投资1000万元的鲁林木业均已投产;投资200万元的富豪石粉加工项目已投产;枣庄鑫隆集团投资400万元的加油站正在建设中;省、市投资 110万元的扶贫开发项目已见成效。二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依托长新桥水库旅游资源优势,投资 40万元新建的压虎山庄已经开业,带动了水库旅游业的发展;投资 40万元的朱城前石子厂、投资 50万元的贾庄石子厂已经投产,加上原6家石材加工企业,形成了规模化石材加工区,带动了石材开发和运输业的发展。新增运输车辆200辆,新增开采户80户。同时,投资 10万元的螺泉山水厂和 12万元的宝泉水厂已经投产运营。截止目前,全乡新增项目 10个,总投资 4100万元,预计年产值实现7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

   二、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已经形成

        今年以来,贾庄乡认真落实“三农”政策,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到年底,全乡共扶持大户320户,扶持资金350万元。一是种植业。今年以来,扶持资金80万元,扶持蔬菜生产大户110户,全乡发展棚菜、露地菜5000亩,大蒜2000亩。集中搞了小麦区域化种植和良种补贴,规划了尚庄南湖、贾庄南湖和晒钱埠南湖三大片7000亩,小麦良种补贴14万元。扩大了水稻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水稻2000亩,大豆等经济作物2300亩。二是养殖业。扶持资金70万元,新发展养殖大户 28户,养殖专业村2个。全乡羊存栏2万只,鸡、鸭、兔存栏9万只,猪1万头。全乡仅此一项收入 460万元,人均增收 100元。三是林果生产。投资 30余万元新发展林果面积 5260亩,栽植各类果树 31万棵,新发展林果专业村10个,专业户300余户。到年底,全乡林果面积已发展到1.2万亩,有3000亩林果已见成效。加大了林果生产的配套建设力度,完成吴庙子、夏庄2个灌区的水利配套,保证了林果浇灌。四是食用菌生产。在蒙台路西侧规划了30亩的工厂化生产加工区,扶持资金80万元建工厂化生产大棚20个,新建标准温室大棚30个,使食用菌生产走上工厂化生产的路子。在稳定金针菇生产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秀珍菇、双孢菇、鸡腿菇和草菇等6个品种。现食用菌基地已发展到330亩,建设各类标准温室大棚220个,发展食用菌生产户200户,辐射带动全乡20个村投入食用菌生产,被省食用菌协会授予“全省食用菌生产先进乡镇”称号。今年实现投料1500万斤,预计产值可达 3000万元。五是农副业。草编、竹编和苇编生产工艺有了进一步改进,增加了花色品种,全乡仅此几项增收180万元。六是劳动力转移。全乡外出劳动力3000人次,仅此一项增收1200万元。

   三、乡村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全面完成今年的“村村通”任务。根据西部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乡党委、政府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完成了206国道的改道和一纵一横园区道路的建设及绿化工程;投资240万元,全长2公里的贾庄中心大街至206国道园区道路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动工,计划明年6月份建成通车,现已完成土方工程;投资180万元,完成12公里的官桥至小东山道路建设;投资40万元,完成 2.5公里的胡窝至蒙台路建设;投资10万元,完成了乡驻地老油路改造。改善了全乡的状况。投资100万元,解决了南坞丘和压油沟两个村的吃水问题。

   四、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村务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为增强村干部责任心,杜绝各种违规现象的发生,有效解决农村热点和难点问题,使农村各项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贾庄乡在全乡推行了村务听证会制度和村级“四监管”,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是开展了村务听证。为进一步搞好村务管理,乡党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新模式,把“听证会”制度纳入村务管理,对村级重大事务,以召开“民主听证会”的形式来决定,还政于民,还权于民。已在孤山等村逐步展开,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通过听证,增强了村务处理的透明度,确保了群众的知情权、建议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二是开展了“四监管”。在全乡开展了村级公章、合同、资金、帐据“四监管”,把各村公章、资金、合同、帐据全部纳入乡经管站统一管理,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整项工作有章可循。今年以来,共启用公章638次,统管资金230万元,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5000份,收取承包费98万元,签定土地流转合同120份。同时,对全乡49个村财务帐目全部纳入经管站统一管理,农村财务进一步得到规范。

   五、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后进村整治取得明显的成效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千村帮扶”为契机,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排查后进村存在的问题,因村施治。一是抓好市级扶贫村整治。市规划局工作组入驻上元村以来,重点实施了旧村改造和蔬菜林果生产开发。投资10万元,对长1000米的进村道路进行取直和硬化。市贸易办投资12万元帮助贾庄村在村北山上打深水机井1眼,建蓄水池2座,架设线路1500米,铺设输水管道1200米,灌溉面积800亩。二是抓好县级扶贫村整治。县科技局投资2万元帮拾钱庄建起了大队部办公室,购置了一些办公设备,新上了一些种植、养殖、加工加工项目。县卫生局投资2万余元帮助晒钱埠一村发展棚菜种植户10户,养殖大户5户,粉条加工户10户,树立了一批致富典型。县机关党委帮扶的西坞丘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三是狠抓了后村整治。重点排查时村、铁角山等10个后进村,深入调查了解各村存在的“隐性问题”,并因材施治,分别派驻了以经管、财政、审计等部门为主的财务清理组,以土地、房建为主的非法占地清理组和以纪委、派出所、综治办为主的治安整顿组,使这些村的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维护了这些村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四是抓好培训。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乡党委按照县委加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乡党校、党员活动室等学习阵地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投资10万元,在21个村各上了一套远程教育设备,配备了远程教育管理员和专职教师,定期组织开展学习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变。五是抓好两委换届。成立了换届领导小组,制定了《贾庄乡村两委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建立了7个换届选举指导小组,分赴各村进行调查摸底,并排出了各村选举日程,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在全乡有条不紊的全面展开。

   六、扎实开展平安创建,营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

        乡党委、政府成立了创建平安贾庄领导小组,建立了平安创建办公室,制定了《贾庄乡平安创建实施意见》和《贾庄乡稳定工作实施意见》,对创建任务进行全面落实。一是抓了平安创建一条街建设。全乡49个村均建起法治一条街,有18个村建起标准灯箱式标语,在乡驻地重要路段安装了电子监控器和报警警示灯箱,创建办编制印刷2000余份普法试卷下发到各村和乡直各部门进行考试,营造了平安创建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狠抓信访稳定。加大了信访案件的查处力度,今年,全乡共立案6件,处理违纪党员干部7人,其中党内警告和严重警告3人,撤销党支部书记职务2人,开除党籍2人,起到很好的教育警示作用。三是狠抓了“严打”整治。加大了布控、巡逻、缉捕力度,全乡刑拘31人,治安拘留7人,调解民事纠纷引起,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四是扎实开展了“五清理两整顿”工作。对各村、各单位和各部门进行了全面的登记摸底,对每一项清理内容进行了逐一落实和反复核查。全乡共清理个人借款24980元,并进行了如实的上报和认真地追缴。

   七、强化措施,计生工作稳步发展

        在搞好计生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集中开展了计生集中活动。通过集中活动,共流引产55例,结扎242例,放环105例,清理出生漏瞒报34例,处理党员干部21人。一是托清底子。按照“三清一落实”的要求,彻底托清了计划外怀孕的底子、出生瞒漏的底子、社会抚养费征收的底子、违法违纪生育的党员干部的底子以及应落实节育措施而未落实节育措施人员的底子。二是抓了已婚育龄妇女的进站妇查工作。使进站率达到 90%以上,对于持证人员一个不漏地全部进站落实了孕情。三是狠抓了流引产。对辖区内计划外怀孕的,发现1例查处1例落实1例,有效避免了计划外怀孕的现象。四是重点抓了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使应落实节育措施而未落实的人员全部进站进行了落实。五是认真抓了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在彻底托清违法生育人员底子的基础上,按照程序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的标准依法进行征收。六是全力抓了计划生育薄弱村帮促工作。乡成立计划生育薄弱村帮促整治领导小组,协助村支两委做好整治工作,加强了服务阵地建设,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配齐了专职主任,使薄弱村面貌有了根本的转变。

   八、坚持两手抓,推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是全面落实减负政策。根据农业税减免政策,进一步明确思想,落实到人,保证了农税减免到位,实际减负151万元。二是认真落实了粮补政策。按照“五个到户”、“六个不准”的规定,对小麦面积进行了认真核实,共核定小麦种植面积2.78万亩,发放补贴资金36万余元,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加强税收征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0万元,其中农业税完成115万元,工商税收完成45万元,保证了税款足额入库。四是扎实开展了土地调查工作。按照图片、实地、数据“三统一”的要求,对全乡49个村的行政界和土地权属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核实,掌握了全乡的土地利用状况。五是深入开展了经济普查工作。对全乡个体工商户、民营户,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并登记造册,对全乡经济发展现状有了全面的了解。六是集中开展了土地、矿山整顿。建立土地矿管联合办公室,对矿山、土地征用和建房等方面进行认真排查清理,共清理违章建房户10户,非法占地户6户,无证开采户35户,规范了矿山开采和土地市场秩序。七是扎实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文明一条街49条,文明村庄18个,十星级文明户580户。八是继续推进“普九”。 深化了各项教育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升入高中229人,职业高中35人,升学率达到92%,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时,民政、供电、电信、卫生、交通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