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梓欣 实习生 吴嘉琦 通讯员 李艳萍 曾辉)“它比手写的方式快多了。和我同一时间下飞机的旅客还在填写卡片,而我已经完成了。”日前,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入境大厅,外籍旅客维多利亚使用外国人入境卡填报系统不到2分钟便办理入境手续。
据了解,该系统是边检部门推动智慧口岸建设的代表作之一,从研发到投入使用仅用了不足一个月时间。外籍旅客只需要将护照放在证件阅读机上,资料页上的个人信息即可直接完成自动识别,无需人工手写。此外,该系统还可智能识别护照签发国官方语言,自动完成外国人入境卡文字翻译转换,便于外国人了解入境卡填报内容和填报要求。
据悉,该系统自投入使用四个多月以来,已有数万名入境外国人享受到便利,可节约60%—80%的填报时间,大幅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超321万人次,同比增长30%,创口岸通关以来历史新高。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超21万人次,同比增长154%,增速位居全国大型空港前列。
得益于越来越多智能科技应用到口岸通关服务中,“口岸流量”正在向“经济增量”转变。
“该批货物为生鲜荔枝,货舱检查要把握好时间。”“收到。”7月10日,在货机停机坪,该站民警正通过远程交互式移动记录仪与远在T3航站楼勤务指挥中心的值班员实时沟通。这是该站以技术升级畅通口岸通关的一种创新手段。
“我们将5G技术融入内部系统,使原记录仪一体兼具摄影摄录、即时沟通、画面直传等功能,在高效查验的基础上,还可以保障数据传送及时、准确、安全。”深圳机场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梁锐介绍,此技术配合iAPI数据应用,可实现“资料复用、一次办结、快速查验”目标,大力提升货机保障能力。
据统计,货机远程监管新模式今年已为1万多架次货机缩短通关时间3万多小时,平均降低航企停场作业时长20%,助力50多万吨货物“飞”向世界,为深圳搭建辐射全球的货运航线网络提供了边检智慧。
“现在我们新进的机组人员不用每次再走人工通道了。”7月28日,在南方航空基地,该站民警顺利为新增固定航班的20多名机组人员办理边检数据采集。
记者了解到,本着“集约高效、一次完成”的原则,该站还立足职能定位,创新推出机组“便捷办”利企举措,在符合相关条件下,机组人员通过快捷通道“刷证、核脸、验指纹”即可自主出入境。今年以来,该站通过部署移动备案采集系统和优化快捷通道查验算法,已累计为5500多名机组人员提供上门备案服务,20多万人次机组人员享受到通关便利。
目前,边检部门正集中精力研发入境信息采集一体化系统,优化通关流程,充分发挥信息科技赋能推动智慧口岸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