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的时尚婚礼

来源:  投稿人:   浏览次数:

  “来了,来了,新娘来了!”这是哈萨克族阿吾勒(汉语意思为故乡)的小孩们连滚带爬,钻进母亲怀抱,大声在耳边常说的话语。在欢乐的气氛之中,耳边能听到阿肯伴随着冬不拉的弦声唱起高亢的接亲歌、男女围成一圈唱着欢乐的歌……整个阿吾勒为一对新婚的青年举行盛大的婚庆仪式,以歌声表达他们对新人的祝福。

  经济发展后,哈萨克族婚礼仪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哈萨克族的婚礼仪式出现了传统婚礼仪式和现代婚礼仪式相结合的婚庆场面,显得简单而又隆重。

  哈萨克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其婚俗与其他民族也有不同之处。据记载,很早以前哈萨克族的婚姻多是由父母包办的,有的是“换门亲”。已婚妇女的命运多由男方给予女方家庭的牛羊财产数目来决定。还有就是夫死后,妻必须嫁给丈夫的兄弟,如无兄弟也必须嫁给本氏族以内的人,寡妇不得改嫁等。

  长期关注和研究哈萨克族婚礼变化的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理事哈布勒·吾斯满说,近几年来,随着哈萨克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哈萨克族的婚姻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哈萨克族的婚礼一改过去的陋习,已经走上了现代文明。大多数哈萨克族青年都是自由恋爱,只要恋爱条件成熟,双方父母相互沟通一下即可,女方家要大量牲畜做财礼的少了,婚礼也都是发些请帖,摆上几桌酒席,请亲朋好友聚一下,热闹一番。一些农牧区的哈萨克族青年也赶时髦,参加热闹的集体婚礼。

  在古代,以季节与草场情况不断转场迁徙的哈萨克族牧民居住很分散。哈萨克族牧民的子女结婚时,尤其是女孩出嫁之前,父母一个月前就会专程出门拜访亲戚,不管有多远,关系好一点的都得拜访一趟,这次短暂的旅程起着现代社会的请帖的作用,邀请亲戚参加自己的婚礼,给亲戚讲清楚婚礼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举行等。这一种习俗现在基本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现在,婚礼操办的过程既简单又隆重,邀请亲朋好友都是发请柬,再不用劳烦骑着马一个个叫了。

  随着哈萨克族婚礼的变化,目前,在乌鲁木齐市富有哈萨克风格的宴会厅举办婚礼的越来越多了,每个星期六、星期天几乎都有人提前预订。随着传统婚礼仪式的变化,城市里又出现了争婚礼司仪的新现象,这也带动了相关产业。拿着系有红绸子的马鞭或冬不拉的司仪在电子琴等现代乐器的伴奏下,在来宾们席地围坐后,随机应变地唱起富有情趣的“开场白”,这种婚礼歌哈萨克语称为“别塔沙尔”。它没有固定的唱词,却有一定的曲调。别塔沙尔大致可分五个部分:一、序曲;二、劝慰;三、哭诉;四、哭别;五、揭面纱歌。歌中还要唱到新娘子怎样料理家务、尊敬公婆、跟邻居和睦相处等内容,随后就是男方在座的亲朋好友纷纷给司仪献礼(阔尔木德克),之后司仪便拿着系有红绸子的马鞭,在新娘面前唱逗歌。歌词大意是:欢迎新娘的到来,祝福夫妻相敬互爱,尊敬老人,勤劳致富。

  隆重的揭面纱仪式结束后,各种美味佳肴随即上桌。并请出长者代表前来的嘉宾给予青年“阿克巴塔”(汉语意思为祝福的话语)。随即,宴会厅的节目就开始演出。

  归纳新时代哈萨克族婚礼的变化,主要有饮食、服饰、音乐、结亲、迎亲的交通工具、住房等各方面的变化。

  “包尔萨克、奶疙瘩、酥油、塔尔米”在餐桌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与大盘马肉、牛肉、羊肉、海鲜等在一起。哈萨克族并没有失去原来的饮食习俗,而是结合现代饮食品种丰富了食品的种类。

  服饰也发生了大变化。以前新郎、新娘身穿传统民族婚礼服装,现在新郎、新娘的服装有了西装、婚纱。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哈萨克族青年很少住以前的毡房,有些青年还要讲究自己新婚房屋的面积,有些人结婚之前就把房子买好,装修好方可成家。

  以前是依靠马、骆驼等交通工具接亲,现在就不一样了,新娘和新郎坐的是一辆比一辆时髦、又宽又长的轿车。街道上各种款式的车队穿梭在城市中。这些都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气息,也成为了城市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结婚庆典比以前更加简单了,从时间和资金方面也给双方带来了诸多便利,减少了许多繁琐的程序。人们也比以前更加遵守时间,不像以前那么拖拉了。这些都符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大大方便了人们,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哈萨克族新人们就在这种简单时尚的婚庆中,以及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开始了新的生活。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幸福冒泡○oO~”,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